2025 年,摩托车行业在消费需求迭代、全球化竞争加剧与政策环境演变中,呈现多元发展态势。中大排摩托车借休闲娱乐属性强化,内销与出口双轨提速,格局重塑;全地形车行业在供需结构调整、政策边际改善下,全球化与高端化路径清晰。值此行业半年节点,梳理市场表现、洞察发展逻辑、预判趋势走向,为把握摩托车产业中期脉络、挖掘价值机遇提供参考,开启 2025 年摩托车行业中期分析之旅。
近五年,我国中大排摩托车(>250cc,不含 250cc,下同 )内销呈波动上升趋势,2024 年重回正增长,2025 年延续增长态势。2023 年受二手摩托车市场挤压以及消费信心不足影响,中大排内销销量与增速有所回落;2024 年扰动因素逐渐减弱,在自媒体传播效应叠加自主摩企优质供给加持下,中大排行业重回正增长,2024 累计内销达 39.8 万辆,同比 + 21.8%,显著回暖,2025M1 - M4 内销销量达 14.0 万辆,同比 + 38.7%,延续增长势头。
中大排摩托车内销渗透率稳步提升,2024 年全年达 9.0%。作为优质的休闲、娱乐户外运动产品,2020 年以来中大排摩托车需求旺盛,C 端休闲娱乐属性增强,国内摩托车休闲文化产业逐步形成,国内销量与渗透率快速提升,2025M1 - M4 中大排摩托车内销渗透率达 10.7%,较 2024 年全年提升 1.7pcts。
自主三强产品矩阵丰富,推出节奏持续加速。近年来,自主三强扎根消费者需求,凭借技术力与产品力创新,在国内中大排量市场收获广泛认可。
春风动力产品整体以中高端、运动、竞技、休闲为定位,产品类别覆盖街车、巡航、摩旅、仿赛等细分市场,聚焦中大牌摩托车。2022 年起,春风动力推出中大排量车型密集,2022 年推出的 450SR、2023 年推出的 450NK 和 450CL 以及 2024 年推出的 800NK 都广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同时,2024 年春风还推出了 250CLC 巡航车、500SR VOOM 仿赛车、450MT 拉力车以及小排量 150SC 踏板车,全方位发展并完善产品矩阵。春风动力坚持精准的差异化路线,在国内大排量摩托车赛道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产品排量段与功能品类不断丰富,春风动力中大排内销市占率逐年高速攀升。
钱江摩托燃油车排量覆盖 50cc - 1200cc,品类覆盖复古、街车、巡航、旅行、仿赛、越野等。近两年钱江车型的推出始终坚持全排量全品类全面发展,2023 年推出的赛 800、2024 年推出的赛 550 以及 V 型 4 缸巡航闪 600 均在相应车型排量段表现抢眼,国内首款公升级仿赛 921 以及行业首次推出的自动挡巡航闪 300,上市后广受欢迎。钱江在专注研发大排量摩托车的同时,也时刻注重小排量产品的推出,例如鸿系列 125 和 250 踏板车,力图实现全品类多方面发展,覆盖不同层级消费者需求。
隆鑫通用注重无极品牌产品端 + 渠道端双重发展。在产品端,隆鑫无极两轮摩托车主要包含 50cc - 900cc 仿赛、复古巡航、街车、越野、弯梁车、踏板车及电摩等产品,满足消费者日常通勤代步需求以及社交娱乐需求。无极品牌 2023 年新增 CU525 巡航车、QR250 和 300AC 复古车以及 SR525 仿赛车,2024 年新增 CU250 巡航车、250RR 仿赛车、三牛注册DS525X 和 DS900X 探险车以及中小排量的 SR150C 和 SR250GT 踏板车。在渠道端,隆鑫大力推进自主品牌推广建设,持续拓展无极品牌渠道,完善的终端分销体系以及线下服务体系为隆鑫无极的内销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来看,自主品牌摩托车价格带覆盖日益全面。目前自主品牌中大排量车型主要覆盖 1 - 7 万元价格区间,春风动力擅长旅行车、仿赛,隆鑫无极踏板、巡航车布局较为完善。价格带方面,近年来自主摩企发力高端化,以 250cc 成熟平台为基石,逐步突破 450cc/500cc/650cc 等高端品类,价格带覆盖日益全面。
自主三强份额提升,合资外资份额进一步缩减,春风动力市场份额显著提升。2024 年中大排内销市占率前三名为钱江摩托、春风动力和隆鑫通用,市占率分别达 21.4%、20.8% 和 14.3%,CR3 合计市占率达 56.5%,同比 + 11.5pcts,中大排内销集中度持续提升,自主三强累计过半。2025M1 - M4 春风动力内销市占率为 25.3%,重回首位,钱江摩托 20.5% 屈居第二。
近五年我国 125cc + 两轮燃油摩托车出口销量及增速稳步增长。2020 - 2021 年 125cc + 排量两轮车出口经历高速增长后,2022 年或受国内外消费水平下降影响出口销量有所回落,2023 年自主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出口销量有所回暖。2024 年 125cc + 摩托车累计出口销量达 516.3 万辆,同比 + 44.1%。2025M1 - M4 出口销量达 188.6 万辆,同比 + 26.4%。
近五年我国中大排摩托车出口始终维持高增长。2020 年至今 250cc + 排量两轮车出口始终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自主摩企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驱动出口销量持续高增。2024 年中大排摩托车累计出口销量达 35.8 万辆,同比 + 81.9%,发展提速。2025M1 - M4 出口销量为 15.8 万辆,同比 + 81.1%,欧 5 + 法规切换后,自主摩企出口销量激增,出口创季度新高。
250cc - 400cc 平台为中大排出口重要贡献来源。从排量结构来看,自 2022 年起中大排两轮车出口始终以 250cc - 400cc 排量为主,且结构占比呈现不断增长趋势;500cc - 800cc 排量产品占比降低,我们认为与近年来自主摩企发力区域相关;自主摩企优质供给频出,土耳其、南美洲对自主摩企性价比产品需求旺盛,致 250cc - 400cc 占比提升;800cc 车型于 2024Q1 起出现阶跃式增长,主要源于隆鑫无极推出 DS900 车型,远销欧洲。
中大排摩企出口市场竞争多元化。2024 年,中大排摩托车出口市占率前三甲为春风动力、隆鑫通用和钱江摩托,市占率依次达 18.6%、11.6%、14.1% ,CR3 累计市占率 44.4% ,较 2023 年全年下降 13.2pcts。我们判断,中大排出口头部企业市场份额相较于内销更为分散,核心原因是 2024 年出口维持高景气,众多摩企积极开拓海外业务,形成百花齐放、更趋多元的竞争格局。
对标海外,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 250cc 以上(不含 )中大排摩托车销量占比明显高于中国。依据世界摩托车制造商协会(IMMA)2012 年数据,北美和欧洲摩托车需求以中大排车型为主,北美 500cc 以上大排量车型销量占比高达 92% ,欧洲 250cc 以上(不含 )中大排摩托车销量占比达 52% 。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2024 年我国中大排摩托车渗透率不足 10% ,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比欧美等成熟摩托车市场,中国中大排摩托车万人人均保有量不足其 1/10。考虑到欧美摩托车市场相对成熟,本稿从中大排摩托车保有量维度对比分析。假设中大排摩托车报废年限 13 年,截至 2023 年,美国、欧洲、日本、中国 250cc + 保有量分别为 406.2、712.2、46.9、145.0 万辆,万人均保有量分别为 119.5、96.2、39.0、10.3 辆 ,中国较欧美日等国家 / 地区仍有显著提升空间。
新媒体营销背景下,摩旅文化更易传播,年轻消费群体更易转化为有效需求群体。一方面,摩旅文化逐步形成,摩托车从代步属性向休闲属性转移,社交娱乐属性推动销量增长,需求群体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城市拥堵问题突出,短途消费理念受消费者接纳,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需求群体未来有望扩大;此外,差异化年轻属性吸引年轻顾客,以春风、钱江、隆鑫为代表的摩托车车企产品覆盖复古、街车、巡航、旅行、仿赛、越野等品类,产品设计年轻化,覆盖年轻消费者需求。
国内摩托车市场里,2024 年中大排摩托车内销渗透率为 9.0%。作为优质休闲、娱乐的户外运动产品,2020 年以来中大排摩托车需求旺盛,C 端休闲娱乐属性增强,国内摩托车休闲文化产业逐步形成,国内销量与渗透率快速提升,中大排摩托车内销渗透率从 2020 年的 2.5% 提升至 2024 年的 9.0% ,增幅明显。
综合而言:中大排摩托车(>250cc )动力、操控性能优异,是优质休闲、娱乐工具,已逐渐成长为引领摩托车市场发展的新兴增长极。对标海外,我国中大排摩托车渗透率 / 人均保有量与发达国家存 5 倍以上差距,我们认为中大排摩托车内销渗透率仍有 4 - 5 倍提升空间。
预计 2025 年中大排摩托车内销超 50 万辆,同比增长 27.5% 。考虑到汽车及电动两轮车对燃油摩托车的替代效应边际减弱,预计 2025 年国内燃油摩托车销量为 440 万辆,同比微降。预计 2025 年中大排内销渗透率增长至 11.5% ,同比 + 2.5pcts ,对应内销销量 50.6 万辆,同比 + 27.5%。
供给端:自主摩企推进高端化,大排量摩托车占新车重要地位。2024H2 起,头部自主摩企优质供给频出,相关车型有望 2025 年起量产上市,500cc 以上大排量及多缸机车型多见:春风动力计划推出 CF700 - 9A/B(700MT )及 CF650 - 11(675NK );钱江摩托推出 QJ800 - H、QJ900 - 7E 两款新车;2025 年 CR3 预计通用 2024H2 发布 450cc 以上车型,除头部自主摩企外,其他企业也在 2024H2 进行发力,鑫源机车推出 1200ccV 缸巡航 XY1200 - B;杭州奔达推出两款 350cc 中排量踏板 BD350 - 15A/B。
综合来看,头部自主摩企发力高端化突破。2024H2 - 2025H1 ,春风动力、隆鑫通用、钱江摩托聚焦 500cc - 800cc 排量段,该排量段分别发布新车 5/3/12 台。
预计排量结构持续升级,400cc + 大排车型占比持续提升。伴随自主摩企发力高端化及用户需求迭代升级,预计 2025 年国内 400cc 以上大排量摩托车占比持续提升,其中 400cc - 500cc 摩托车将占据中大排摩托车主流地位,2025 占比达 46%,500cc - 800cc 占比预计达 15% ;800cc 以上占比预计达 4%。
中大排摩托车行业内销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2022、2023、2024、2025M1 - M4 ,国内 450cc + 中大排摩托车行业 CR3 分别为 38.7%、45.1%、56.6%、55.1% ,中大排摩托车行业内销集中度持续提升,侧面体现消费者成熟化及对产品品控等内在关注,头部品牌相对占优,主要玩家大致分三类:
自主品牌:第一梯队含春风动力、钱江摩托及隆鑫通用,市占率居前三,2024 年中大排摩托车内销市占率分别为 21.4%、20.8%、14.3% ;第二梯队有重庆鑫源、西藏新珠峰(凯越)、常州光阳、厦门厦杏、广东大冶(升仕)等,市占率低于 10.0% 。
合资品牌:含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及豪爵铃木等。其中五本、新本均为本田国内合资公司,2020H1 开始国产导入中排车型,2021 年市占率分别为 11.8%、10.0% ,合计 21.8% ,但近年春风动力、隆鑫通用等自主品牌快速崛起,合资品牌市占率有所下降。
进口品牌:主要有日系川崎、雅马哈,美系哈雷,欧系宝马、杜卡迪等厂商,通过大贸店形式销售,目前与自主尚不构成显著竞争关系。
我们认为,中大排摩托车考验摩企综合竞争能力,具体涵盖品牌、技术开发(含发动机、车架等 )、设计制造、渠道、营销五大范畴:
品牌:中大排摩托车有较强玩乐、社交属性,类似越野汽车,更易形成圈层文化,消费群体对品牌重视度较汽车更高。
技术开发:集中体现于动力总成技术能力,车用发动机虽原理通用,但制造技术难度高,需长期复杂经验与技术积累。
渠道:现阶段中大排摩托车销售仍以经销模式为主,广泛全面的渠道网络是触达潜在消费群体的重要保障。
营销:头部摩企线上借新媒体传播引流,线下通过举办新品试驾会、交车仪式、训练营、赛道体验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自主龙头摩企优势显著,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参考海外成熟市场,2024 年美国摩托车行业 CR3 超 50% ,日本 CR3 超 60% ,我们认为国内中大排行业格局仍有提升空间,中长期趋向集中。目前春风、钱江、隆鑫三强格局相对稳固,自主品牌竞争优势明显,近年消费者愈发成熟,对产品品控等内在关注更重视,我们认为以春风、钱江、隆鑫为代表的自主龙头摩企,有望凭借对国内消费者喜好更敏锐的洞察力、对产品属性更深刻的理解、较外资品牌更优的产品力和性价比优势,持续抢占市场份额。
2024 年,全球摩托车市场容量约达 5000 万辆,公路摩托车与踏板车占据主要份额。近十年,全球摩托车市场容量相对稳定,始终维持在 5000 万辆左右规模。2024 年,全球摩托车总销量为 5684.0 万辆,同比增长 6.2% 。其中,公路摩托车销量 3362.0 万辆,同比增长 5.0% ,占总销量比例为 59.1%;踏板车销量 2146.0 万辆,同比增长 7.2% ,占总销量比例为 37.8%;越野摩托车销量为 176.0 万辆,同比增长 16.6%。
美洲与欧洲摩托车市场温和增长,市场需求稳步向上。依据 Statista 数据,美洲摩托车市场近年来呈温和增长态势,总销量从 2019 年的 323 万辆增长至 2024 年的 522 万辆,CAGR 为 8.3%;其中,北美市场年均销量 60 - 80 万辆,相对稳定;拉美与南美市场近年来发展优于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地区的需求扩张,整体市场迎来一定扩容。欧洲市场(不含土耳其 )近年来摩托车销量相对稳定,2024 年实现摩托车销量 167.0 万辆,同比增长 9.9%。
分国家 / 地区来看,以土耳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增速较快。不同国家 / 地区摩托车市场销量变化趋势各异,部分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需求旺盛。如土耳其市场,受货币贬值影响,出现消费降级情况,部分汽车购买需求降级至摩托车领域,驱动整体市场快速扩容;印度、巴西等国家 / 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良好,摩托车作为重要生产、代步工具,需求旺盛。
海外中大排摩托车市场空间广阔。我们依据海外不同国家 / 地区摩托车销量,以及 250cc + 大排量摩托车(不含 250cc )渗透率的假设,测算海外市场中大排摩托车行业空间。不同国家 / 地区 250cc + 摩托车渗透率假设参考以下三方面:
欧美日:根据 IMMA 相关数据,欧美中大排摩托车占据当地主流地位,其中美国市场渗透率约为 95% ,欧洲市场渗透率约为 60% ;日本市场中,依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 年日本中大排摩托车渗透率占比约为 30%。
土耳其、墨西哥等新兴市场:此类区域并非传统中大排摩托车销量强势区域,但近年来受不同事件催化(如土耳其货币贬值、墨西哥经济发展提速 ),叠加中国龙头摩企的优质供给导入,导致相关市场中大排摩托车市场快速扩容,假设其渗透率位于 10% - 20% 之间。
东南亚、印度等区域:此类区域摩托车销量基数极大,常年被日系品牌垄断,基本用于出行代步的小排量车型需求较多,中大排车型需求较少。根据 IMMA 相关数据,假设该区域中大排摩托车渗透率约为 2 - 5% 。
基于上述假设,测算得 2024 年海外重点地区中大排摩托车(>250cc )市场空间约为 372 万辆,是国内 2024 年销量(39 万辆 )的 9.5 倍,空间广阔。
此外,该口径下的行业空间仅局限于 250cc 以上车型,不包含 250cc 系列(实际排量约为 248cc ),若考虑 250cc 系列相关车型,参考国内大于 250cc 与 250cc 系列的比例(2024 年约为 2:1 ),则 2024 年海外中大排市场空间可扩充至 558 万辆左右,同比增长 6.3% ,预计 2025 年增长 5% 至 586 万辆。
销量端:预计 2025 年中大排摩托车出口为 55.7 万辆,同比增长 55.1% ,海外份额为 9.5%。考虑到自主摩企车型竞争力日益增强,同时加速海外布局,预计中大排行业出口增速仍将维持较高增速。预计 2025 年海外中大排摩托车空间为 586 万辆,同比增长 5.0% ;预计 2025 年中大排出口海外市场份额增长至 9.5% ,同比增长 3.1pcts ,对应销量为 55.7 万辆,同比增长 55.1% 。
结构端:中大排出口结构趋于稳定,排量升级依然为主旋律。预计 2025 年中大排出口排量结构较往年不会有较大变化,250cc - 400cc 排量段仍为主体,占比超 55% ;此外,随着隆鑫无极 DS800、春风动力 675cc 及 750cc 平台车型加速推出,预计 500cc - 800cc 排量占比将出现提升,预计 2025 年,500cc - 800cc 排量段出口销量占比提升至 20.0% ,同比增长 1.8pcts ,预计 800cc + 车型出口销量比例上升至 7% ,同比增长 2.1pcts。
欧洲市场:土耳其地区增速最快,近年来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背景下翻倍增长;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市场总量温和增长,春风动力、隆鑫通用、钱江摩托等自主摩企加速成长,2025 年自主摩企在美 / 日市占率预计分别为 8%/2%;欧洲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不同国家消费者偏好各异,差异化为自主摩企创造良好发展机遇,预计 2025 年自主摩企在欧洲市占率为 12%。
美洲市场:总销量呈波动性回升,本土品牌份额缩减,自主品牌占据半壁江山,用户群体更重视品牌、性能等领域;2024 年总销量超 400 万辆,近年来温和扩张,墨西哥地区当地品牌 Italika 垄断市场,具备一定高端化潜力;哥伦比亚市场格局相对分散,日系、印度系、本土品牌均占据一定份额。
东南亚、印度等区域:此类区域摩托车销量基数较大,常年被日系品牌垄断,预计自主摩企突破相对困难,市占率短期内将维持较低水平。
回顾 2025H1,中大排摩托车行业维持高景气度,内外销共振向上,结构持续升级,优质供给加速推出:
内销方面,2024 年中大排内销重回正增长,在自媒体传播效应与自主摩企优质供给加持下,2024 累计内销达 39.8 万辆,同比增长 21.8% ,显著回暖。2025M1 - M4 内销销量达 14.0 万辆,同比增长 38.7% ,延续增长势头。
出口方面,中大排摩托车出口始终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自主摩企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驱动出口销量持续高增。2024 年中大排摩托车累计出口销量达 35.8 万辆,同比增长 81.9% ,发展提速。2025M1 - M4 出口销量为 15.8 万辆,同比增长 81.1% ,欧 5 + 法规切换后,自主摩企出口销量激增,出口创季度新高。
出口方面,250cc - 400cc 平台为中大排出口重要贡献来源。自 2022 年起,中大排两轮车出口始终以 250cc - 400cc 排量为主,且结构占比呈现不断增长趋势;500cc - 800cc 排量产品占比降低,我们认为与近年来自主摩企发力区域相关;自主摩企优质供给频出,土耳其、南美洲对自主摩企性价比产品需求旺盛,致 250cc - 400cc 占比提升;800cc 车型于 2024Q1 起出现阶跃式增长,主要源于隆鑫无极推出 DS900 车型,远销欧洲。
自主三强产品矩阵丰富,推出节奏持续加速。春风动力定位中高端,坚持精准差异化路线NK 广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钱江摩托作为市场龙头,注重全排量全品类全面发展,推出的赛 800、赛 550 以及闪 600 表现亮眼,仿赛 921 和闪 300 更是行业新突破;隆鑫通用注重无极品牌产品端 + 渠道端双重发展,多品类多排量产品推出与渠道建设齐头并进,为进一步市场扩张奠定坚实基础。
2024 年钱江摩托 / 春风动力 / 隆鑫通用内销市占率分别为 21.4%/20.8%/14.3% ,CR3 累计市占率达 56.6% ,同比增长 11.5pcts;2025 年 1 - 4 月内销 CR3 占比 55% ,春风动力增势迅猛;出口头部摩企份额稳固,竞争呈现多元化趋势,自主三强已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
展望 2025 全年,中大排摩托车内外销市场空间广阔,供给高端化提速,结构持续优化升级,集中度稳步提升。
内销:国内中大排摩托车内销渗透率中长期中长期成长空间广阔。对比欧美等成熟摩托车市场,中国中大排摩托车万人均保有量不足 1/10。综合来看,我国中大排摩托车渗透率、人均保有量数据与发达国家存在 5 倍以上差距,中大排摩托车内销渗透率仍有 4 - 5 倍提升空间。考虑到汽车及电动两轮车对燃油摩托车的替代效应边际减弱,预计 2025 年国内燃油摩托车销量为 440 万辆,同比微降。预计 2025 年中大排内销渗透率增长至 11.5%,同比 + 2.5pcts,对应内销销量为 50.6 万辆,同比 + 27.5%。
出口:海外中大排摩托车市场空间十倍于国内。考虑到自主摩企车型竞争力日益增强,同时加速海外布局,预计中大排行业出口增速仍将维持较高增速。预计 2025 年海外中大排摩托车空间为 586 万辆,同比 + 5.0%;预计 2025 年中大排出口海外市场份额增长至 9.5%,同比 + 3.1pcts,对应销量为 55.7 万辆,同比 + 55.1%。
内销:头部自主摩企发力高端化突破,预计排量结构持续升级。随着自主摩企发力高端化及用户需求持续迭代升级,预计 2025 年国内 400cc 以上大排量摩托车占比将持续提升,其中 400cc - 500cc 摩托车将占据中大排摩托车的主流地位,2025 年占比将达到 28%,500cc - 800cc 占比预计达到 25%;800cc 以上占比预计达到 4%。
出口:排量升级依然为主旋律。预计 2025 年中大排出口排量结构较往年不会有较大变化,250cc - 400cc 排量段仍为主体,占比超 55%;此外,随着隆鑫无极 DS800、春风动力 675cc 及 750cc 平台车型的加速推出,预计 500cc + 销量占比将出现提升,预计 2025 年,500cc - 800cc 排量段出口销量占比提升至 20.0%,同比 + 1.8pcts,预计 800cc + 车型出口销量比例上升至 7%,同比 + 2.1pcts。
头部份额稳固,中长期格局进一步集中。2022、2023、2024 年国内 250cc + 中大排摩托车行业内销 CR3(钱江摩托、春风动力、隆鑫通用)分别为 38.7%、45.1%、57.3%。随着消费者日趋成熟、对产品品质与服务的要求提升,春风、钱江、隆鑫三家自主龙头凭借对本土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更完整的产品矩阵以及更高的性价比,有望继续提升市场份额。
产品升级和深度用户驱动单价提升,全地形车销量预计稳健。近十年全球全地形车销量稳健,北美销量占比超八成,2020 年疫情期间,由于全地形车兼顾了健身娱乐和保持社交距离的需求,新用户大量进入促进行业规模快速提升。据北极星年报,2024 年全球全地形车销量为 96 万辆,同比微增。
UTV/SSV 舒适度和安全性优越,成为行业发展新动力。全地形车行业产品结构持续升级,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更舒适、更安全的乘坐体验,导致 ATV 产品占比逐渐下降,而 UTV 产品则成为市场发展的新动力。自 2010 年以来,ATV 市场产量保持在 40 万辆左右,市场规模稳定;由于 UTV 产量比例迅速增加,从 2011 年至 2024 年间,产量从 28.0 万辆增加至 62.0 万辆,CAGR 达 7.6%,2024 年 UTV 销量占比达 64.6%。
2024 年国内全地形车出口销量达 48.7 万辆,同比 + 32.4%。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披露,2024 年中国企业全地形车出口(仅含国内生产)销量达 48.7 万辆,发展提速,主要因为涛涛车业、春风动力等头部企业优质新品供给频出,为行业带来新鲜血液,贡献显著增量。2025M1 - M4 出口销量达 13.6 万辆,同比 + 5.3%。
2025M1 - M4 我国全地形车出口企业份额中,春风动力占比 39%,位居第一,涛涛车业占比 24% 排名第二,重庆润通占比 11% 排名第三。相较于 2023 与 2024 年,自 2025 年伊始,全地形车出口单价呈上升趋势。
美国关税政策边际改善,本土生产 ATV 及 UTV 产品出口关税阶段性下降。全球全地形车市场销量约 100 万台,其中北美占比 80% 以上。美国是中国全地形车出口的重要市场,中国本土生产的全地形车输美关税也曾发生较多变化:2025 年前 ATV/UTV 实际关税通常为 27.5%/10.0%,且中途曾发生过一定的豁免时间段;2025 年特朗普执政后关税层面发生较大变化,中美经贸高层会谈 5 月 10 日至 11 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 90 天内 2025 年新增的关税水平从 145% 下降至 30%(其中 91% 报复性关税取消,24% 对等关税暂缓 90 天执行)。
为应对关税风险,中国全地形车企业积极全球化布局。中国全地形车企业如春风动力、涛涛车业积极进行全球化产能布局,应对关税风险,春风动力先后在泰国、墨西哥进行生产基地布局,涛涛车业则选择在越南及美国本土进行布局。
目前不同地区生产全地形车输美关税差异较大,墨西哥地区受影响相对较小。输美的全地形车中国企业中,春风动力占比最高,以公司为例,2025 年 5 月公司全地形车工厂分布至中国杭州、墨西哥、泰国,若公司不满足美墨加协定,则全地形车(UTV)生产税率为:墨西哥(27.5%) 泰国(38.5%) 中国(64.0%)。
墨西哥地区关税相对友好,可能成为潜在破局最优解:美墨加协议为后续墨西哥生产提供可能性 —— 符合《美墨加协议》(USMCA)标准的商品仍将享受 0% 关税,而不符合 USMCA 标准的商品将面临 25% 关税,因此中国企业后续需力争墨西哥工厂本土化率超 75% 及其他要求以满足 USMCA 协议。
看好全球化深入布局的全地形车头部企业。以春风动力为例,目前公司在墨西哥已建立充足产能储备,建厂初期就投资建设了完备的焊接、涂装、总装等核心工艺生产线。这一布局为公司未来生产规模化,通过前期的磨合爬坡,不仅生产生态愈发稳定,也能够快速应对未来机械化生产的需求。此次 “对等关税” 加征并未涉及墨西哥,符合《美墨加协议》(USMCA)标准的商品仍将享受 0% 关税,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大墨西哥输美产品比例,同时提升墨西哥本土零部件开发及本地采购比例,从而增强供应链的弹性与成本竞争力。
2024 及 2025 年多家企业重磅全新车型迎来上市与量产,中国全地形车企业加速出海。随着全地形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及自主品牌综合实力的提升,高端化、智能化成为 2025 年中国全地形车产品的关键词,多家头部企业纷纷推出大排量、强动力、高智能化、高价值量的全新优质供给,但各企业布局侧重点略有不同,形成差异化竞争:
春风动力:主要聚焦高端 UTV/SSV 产品,新品主打 1,000cc 高性能高端化燃油车型,主要销售区域为欧美,对标北极星、庞巴迪高端车型;
隆鑫通用:ATV 产品谱系接近完善,2025 年将重点布局 UTV 产品,且销售区域集中在欧洲并向南美洲扩展;
春风动力:利刃出鞘,高性能平台五年开发。公司于美国时间 2024 年 8 月 26 日举办经销商大会,在美国市场共发布 9 款全新产品,包括 5 款新平台高性能 UZ 系列全地形车。其中 UTV 推出 3 款车型,分别为 U10 Pro、U10 Pro XL、U8 XL;SSV 推出 2 款车型,分别为 Z10 及 Z10 - 4。
U10Pro/U10ProXL:座位数分别为 3/6 座,售价分别为 16,999/18,999 美元,排量均为 998cc,功率均为 88 匹,较上代代价提升 24%。U10 系列标配全新三缸发动机、8 英寸触摸屏、音响系统等配置,对标竞品北极星 Ranger 系列,公司产品功率较竞品高 7.3%,3 座版本价格较竞品低配版本低 19%,6 座版本较竞品低配版本低 17%。
U8 XL:全新中大型 4 座 UTV,补充此前产品矩阵空缺,售价为 12,999 美元,功率为 63hp,采用双缸水冷发动机。
Z10/Z10 - 4:座位数分别为 2/4 座,售价分别为 19,999/22,999 美金,排量均为 998cc,功率均为 143 匹,较上一代产品提升 72%;Z10 系列标配全新三缸发动机、12 英寸触摸屏、倒车影像、可溃缩架等配置,对标竞品北极星 RZR XP 系列,公司产品功率较竞品高 25%,售价较竞品一致。
看好公司全地形车高端化布局。近年来公司发力北美市场与高端 UTV/SSV 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稳步提升。本次针对北美市场推出全地形车高端化高性能新品,产品竞争优势显著,看好公司依靠产品线扩充(U/Z 系列高端化)、性价比优势持续提升市场份额,打开成长空间。
涛涛车业:全地形车纵向完善产品谱系扩充,形成小排量产品规模化覆盖与大排量车型梯度化布局的战略纵深;横向突破发动机核心技术,完成 300CC 发动机全流程自主研制并实现小批量量产,奠定动力系统垂直整合能力;渠道建设构建多区域市场渗透体系:①300CCATV 作为北美以外市场的主力车型,年度出货量突破 3,000 台;②700CCUTV 启动北美本地化开发,目前处于研发攻坚阶段,启动较早进入北美市场;③小排量全地形车通过 “DENAGO” 品牌逐步进入北美 TOP 级经销商网络,行业头部渠道合作伙伴增至 50 多家,形成高端市场战略支点。
全地形车在现有产品系列基础之上新增研发 200CCATV 和 230CCATV,300CC 以下小排量段产品系列不断完善,同时稳步推进 350CCATV、550CCATV、700CCUTV 等大排量全地形车的研发,并加强 350CC、550CC 等排量段的发动机研发,以强劲研发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1、如欲获取完整版PDF文件,可以关注钛祺汽车官网—智库,也可以添加钛祺小助理微信,回复“报告名称:摩托车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高端破局领跑 出海加速抢滩 ”
2、钛祺智库目前已收录2500+篇汽车行业最新技术报告,供行业朋友查阅、参考。
3、钛祺智库持续更新、收录行业深度技术文章、研究报告,并不定期上传行业专家特约文章,为汽车行业朋友提供专业支持。